铝锅按照GB 4806.9标准进行中国食品接触材料质检,报告通常包含以下测试项目:
感官指标外观
铝锅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得有裂缝、砂眼、气孔等明显缺陷,以防止食物残渣或液体渗入内部导致腐蚀或滋生细菌。
锅体的内外表面应无明显的划痕、凹坑、凸起等影响使用和美观的瑕疵,且边缘应光滑,无毛刺,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造成伤害。
锅盖与锅体应配合紧密,无明显缝隙,开合顺畅,且锅盖的提手等部件应牢固,无松动现象。
色泽:色泽应均匀一致,符合产品设计要求,且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应发生明显的褪色或变色现象,以免影响食品的外观。
气味:应无异味、异臭,不会向食品传递不良气味,从而保证食品原有的风味不受影响。
理化指标铝的溶出量
测试目的:由于铝锅的主要材质是铝,而过量的铝摄入可能对人体神经系统、骨骼等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检测在特定条件下铝元素从铝锅向食品模拟物中的溶出量。
测试方法:选择合适的食品模拟物(如水、酸性溶液、油脂等),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下与铝锅样品接触,然后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测定模拟物中铝的含量。
重金属迁移量
检测金属种类:除铝之外,还需关注其他可能存在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汞、铬等)从铝锅材料向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情况。这些重金属在人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肾脏、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
限值要求:每种重金属都有严格的迁移量限值,例如铅的迁移量不得超过特定的微克每升(μg/L)或毫克每千克(mg/kg)标准值,具体限值依据国家标准执行。
耐腐蚀性
盐雾试验:将铝锅样品置于盐雾环境中,模拟海洋或工业大气等恶劣环境,经过一定时间的暴露后,观察样品表面的腐蚀情况,如是否出现锈斑、起泡、剥落等现象,以此评估铝锅在潮湿、含盐环境下的耐腐蚀能力。
酸碱浸泡试验:分别将铝锅样品浸泡在一定浓度的酸溶液(如稀盐酸、稀硫酸等)和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等)中,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下浸泡后,观察样品表面的变化情况,判断其在酸性和碱性食品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
氧化膜性能(如果有阳极氧化处理)
厚度检测:阳极氧化膜的厚度对铝锅的防护性能和耐腐蚀性有重要影响。一般采用金相显微镜、涡流测厚仪等方法来测量氧化膜的厚度,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硬度检测:氧化膜的硬度决定了其耐磨性能和抗划伤性能。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包括显微硬度计、洛氏硬度计等,通过测量氧化膜的硬度来评估其质量。
附着力检测:氧化膜与铝锅基体之间的附着力直接关系到氧化膜的使用寿命和防护效果。常用的附着力测试方法有划格法、剥离试验等,以确保氧化膜能够牢固地附着在铝锅表面。
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检测铝锅表面可能存在的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总数。菌落总数过多可能导致食品在烹饪过程中受到微生物污染,加速食品变质。一般要求菌落总数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例如每平方厘米表面不得超过一定数量的菌落形成单位(CFU/cm²)。
大肠菌群、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这些微生物的存在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肠道感染等疾病,因此在食品接触材料中不得检出。
高准检验认证始终专注于检测与认证服务领域,秉承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的经营理念,力争用心做好每一个细节,高效协助客户一次性申请获得多国的检测报告及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