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安全运输发布新规:将进一步落实UN38.3测试,提升监管力度
9月19日,交通运输部联合9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安全、便捷、高效运输。
措施》聚焦于强化动力锂电池本质安全、增强综合运输服务效率、提升运输安全管控能力、推动国际供应链提质增效,并分别提出了五大方面的相关措施,重点如下:
加快修订《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完善动力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明确动力锂电池热失控安全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提升动力锂电池本质安全水平。发布实施《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和《锂离子电池行业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强化锂电池安全和质量管理相关要求。
督促动力锂电池生产企业落实出厂的新电池通过UN38.3测试的各项试验要求,并在运输前将UN38.3试验简介提交给承运人。
制定出台动力锂电池运输安全分级管理要求,明确不同运输等级动力锂电池托运条件核验、承运要求、运输通行要求、运输管控措施等。
一、增强动力锂电池综合运输服务效率:
加快推进动力锂电池铁路运输
包括研究制定动力锂电池铁路安全运输条件、开展动力锂电池铁路试运以及推进动力锂电池国际铁路联运。
二、提升动力锂电池运输安全管控能力
加强动力锂电池运输监管
督促动力锂电池生产、维修、回收企业按标准要求妥善包装、委托具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资质企业承运动力锂电池,严格落实动力锂电池装载查验和记录制度。
三、健全完善动力锂电池运输标准规则
制定发布动力锂电池运输标志规则
加快落实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运输标准研制重点任务计划,推动动力锂电池运输安全及多式联运技术要求、锂电池铁路运输技术要求、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等标准出台。
四、提升动力锂电池国际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加强动力锂电池运输双多边合作
加快研究加入《危险货物国际道路运输公约》(ADR),加快推动与部分国家建立动力锂电池运输国际规则快速实施双边机制,畅通中欧动力锂电池国际道路运输通道。
商准检验认证提醒相关企业:该政策中强调了动力锂电池运输方面的监管内容,特别是电池检测鉴定方面,新出厂的动力锂电池必须通过UN38.3测试,且需向承运人提供UN38.3试验简介。
另外,该文件也明确了动力锂电池运输监管方面的政策走向是趋于严格、规范的,相关企业应提前了解文件中涉及的相关内容,并持续关注相关法规标准的新情况。
- 欧盟修订REACH法规附录XVII,管控PFHxA及其盐类和相关物质的使用 2025-01-31
- 欧盟采取了新措施,根据REACH法规进一步限制使用PFAS 2025-01-31
- 美国推迟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申报日期 2025-01-31
- 新加坡国家环境局(NEA)将禁止使用某些含汞灯具 2025-01-31
- 美国推迟 PFAS 报告要求,您需要了解哪些内容? 2025-01-31
- 美国禁止销售含有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防油材料 2025-01-31
- GB 4806.14-2023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 2025-01-31
- GB 4806.13-2023食品接触用复合材料及制品标准解读 2025-01-31
- GB 4806.11-2023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标准解读 2025-01-31
- GB 4806.9-2023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标准解读 2025-01-31
-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4806.7-2023标准解读 2025-01-31
- 关于美国CPC认证:CPSC正式发布“含纽扣/硬币电池的玩具” 拟定法规通知 2025-01-31
- Reach法规更新:欧盟提议将六项新物质加入SVHC高度关注物质清单 2025-01-31
- CPC认证:美国提议关于水宝宝的新增强制性要求 2025-01-31
- 欧盟将全氟己酸(PFHxA)及其盐类和相关物质列入REACH法规下附件十七的限制清单 2025-01-31